揭秘穀歌退出中國的真正原因

2010年3月23日,穀歌表示將關閉在中國大陸須經審查的網絡搜寻服務,並將用戶轉接至設在香港的未審查版“穀歌搜寻”、“穀歌新聞”和“穀歌圖片”等服務。此後國內用戶登錄http://www.google.com 和http://g.cn會自動轉換到http://www.google.com.hk。

2006年,穀歌推出中文站點Google.cn,由李開複掌舵運營。2009年李開複辭職建立新公司,他的繼任者是劉允。穀歌在中國雇傭了數百名銷售人員和工程師,設立了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辦事處。最新的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搜寻引擎市場規模達69.5億元,其中和穀歌中國兩家市場份額之和超96.3%,基本壟斷市場,其中百度占據了63.1%的市場營收份額,占33.2%。

頻受黑客攻擊

穀歌表示,去年12月中旬,公司辨識出“來自中國”、針對其企業係統的“技術高度複雜、有目的性的攻擊”,在此次攻擊中,穀歌公司的知識產權遭到竊取。同時穀歌已經發現證據證明有人企圖侵入其Gmail郵件係統,但僅成功進入兩個賬戶。公司還發現證據表明,另有“至少”20家金融、媒體以及其它領域的公司也受到類似攻擊。一位與穀歌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穀歌公司沒有證據證明這些網絡攻擊得到了官方的批準。

中國網絡審查製度

中國推行過濾和屏蔽部分網站的政策,一直是頻頻導致中美兩國,以及中國與穀歌和雅虎(Yahoo)等科技公司關係緊張的導火索之一。穀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德拉門德在公司網誌 (blog)上發表聲明稱:鑒於類似網絡襲擊及其中所揭示的監視問題,再加上過去一年中國對於網絡言論自由的進一步限製措施,使我們決定應該重新審視中國業務的可行性。

穀歌公司麵對全球迅猛增長的政府網絡審查製度,特別是在亞洲和中東地區,越來越感受到這一製度對其線上廣告驅動的商業盈利模式的威脅,希望政府官員更多考慮從經濟角度考慮問題,而不僅是關注政治和任期。美國的人權激進分子對穀歌反對網絡審查製度的行動表示歡迎,他們曾苛刻地批評穀歌去年同意中國政府對其在中國的網站進行審查。

逃避數字圖書館侵權責任

從2004年開始對圖書進行大規模數字化以來,在過去5年,570位中國著作權人的17922部作品在權利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穀歌數字圖書館掃描上網。根據穀歌公司2009年底提供的初步清單,穀歌數字圖書館共涉及中國圖書8萬餘種,其中涉及約2600名中國作協會員的約8000種圖書。此種行為必然受到有關方麵的指責,從2009年11月18日開始,有關方麵就與其進行了交涉,可是其遲遲不理,一拖再拖,即使實在拖不過去了,也隻是很有分寸的道歉,閉口不談賠償要害問題,而此次退出之說,暗含逃避被指侵權責任。

製造緋聞,搶殺百度風頭

百度被黑,損失之大難於估計,但這爆炸新聞竟出現驚人的廣告效益。一天內Google關鍵上升最快的詞被“baidu”占據。網民對百度的關注太多了,Google也造點新聞出來搶搶鏡頭吧。

盡管這一事件的最終結果還無法確定,但如果穀歌最終停止Google.cn的運營,短期內百度肯定會從中受益。

由於穀歌有可能因此減少對Google.cn產品的支持,例如地圖、導入工具、等,因此用戶對百度的依賴有望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麵,如果Google.cn不能在中國運營,包括搜搜、搜狗、有道等新興搜寻引擎也有望從中受益。同時,百度的很多商業模式借鑒了對手,如果在搜寻引擎市場出現百度一家獨大的局麵,對產業發展也可能是不利的。

來源:博客園  作者:itwriter

頂: 0踩: 5

來源:盧鬆鬆博客



相關說明:

1、VIP會員無限製任意下載,免積分。立即前往開通>>

2、下載積分可通過日常 簽到綁定郵箱 以及 積分兌換 等途徑獲得!

3、本站資源大多存儲在雲盤,如出現鏈接失效請評論反饋,如有密碼,均為:www.ipipn.com。

4、所有站內資源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未經原版權作者許可,禁止用於任何商業環境,否則後果自負。為尊重作者版權,請購買正版作品。

5、站內資源來源於網絡公開發表文件或網友分享,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係管理員處理。

6、本站提供的源碼、模板、軟件工具等其他資源,都不包含技術服務,請大家諒解!

7、源碼、模板等資源會隨著技術、壞境的升級而存在部分問題,還請慎重選擇。

PS.源碼均收集自網絡,如有侵犯閣下權益,請發信件至: admin@ipipn.com .


源站網 » 揭秘穀歌退出中國的真正原因

發表評論

讚助本站發展 維持服務器消耗

全站源碼免費下載 立刻讚助